一踏進北京同仁堂科技集團的片劑和膠囊車間,記者便被濃濃的中藥香所吸引。制粒機、高速壓片機、烘干機等一系列機械化的生產設備替代了人們印象中純手工的制藥工藝。據了解,目前同仁堂系統已建立28個生產基地、83條通過國內外認證的現代化生產線,其自主研發的自動扣殼機、自動蘸蠟機等大蜜丸包裝設備成為國內同行業的首創。
“但是,目前同仁堂關鍵的前處理工序仍然沿用了傳統的加工炮制方法,采用人工挑揀原料、去毛、去刺等傳統手工操作。”北京同仁堂集團黨委副書記陸建國告訴記者,“‘地道、上等、純凈’一直是同仁堂選料的標準,黃連得是四川的、白菊那得選杭州的,不是當地特產的中藥,那藥力和藥性都是有所區別的,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投入生產。”
對中藥材優劣的鑒別方法在同仁堂傳承了340多年。同仁堂的技師們現在仍堅持傳統的眼看、手摸、鼻聞、口嘗的鑒別方法,并與現代化檢測技術結合實行藥材檢驗“雙保險”。“無論到什么時候,同仁堂的藥都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就算前處理加工成本再高、投入再大,我們也不能有一點兒馬虎。”陸建國說。
同仁堂舍得為保證質量投入成本,還為藥品配備了專屬的“身份證”。北京同仁堂科技集團副總經理郭桂芹告訴記者,藥品“身份證”就是印在藥品包裝表面的條形碼。通過電腦或者手機上網,輸入條形碼,藥品的生產時間、生產地點、經營流轉、庫存及銷售流向一目了然。“目前同仁堂占銷量70%的產品都佩戴了藥品電子監管碼,藥監碼系統每年人工、維護成本就有近千萬元。”郭桂芹說。
“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是同仁堂流傳下來的古訓。在同仁堂集團采訪,記者隨處都可以見到這條古訓。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念,同仁堂才有了今天的發展。據北京同仁堂集團總經理梅群介紹,2012年同仁堂銷售額超過200億元、年實現利潤近16億元、集團總資產超過170億元。
作為老字號的中藥店,同仁堂在面對“洋中藥”充斥中國市場的現象時也顯露出了一份自信。梅群認為,中高端中醫藥保健食品附加值較高,目前市場上日本的“漢方藥”、韓國的“中醫保健”等海外中醫藥保健品多為單方劑,從產品的配比、加工制造和效果來看遠遠不及中國傳統中醫藥產品。“這也證明了中國醫藥市場的開放程度較高,并且提醒中國企業占領市場,加大開發國產保健品、滋補品以及營養食品。”梅群說。